首頁>資訊 >
全球熱消息:以后的吃瓜文,建議按這個格式來 2022-07-26 07:48:01  來源:36氪

前兩天全國人民都沉浸在王冰冰和徐嘉余的甜蜜互動中,今天徐嘉余前女友土土的朋友突然發(fā)文,說出了站在土土視角上,與徐嘉余有關的不那么愉快的分手故事

土土一方所發(fā)微博的點贊量已經(jīng)達到了152萬


(資料圖)

我們無意評價其中的是非曲直,但短短12小時內,土土就能有如此多的支持,與這篇文章優(yōu)秀的寫作有很大關系。

在微博截圖的第一頁,當事人土土的朋友直接用上了論文格式

簡潔明了,清晰大方,光這一頁就是寶藏,果殼在這里和大家一起學一學,怎么能清晰明了地借用寫論文的方式,說出自己的故事和觀點

論文標題

這個論文標題就非常學術論文,如果這里寫《給大家看看這人是怎么無縫銜接的》,就太直白了,氣勢有余而后勁不足,一眼就能望到頭。

而“人類戀愛多樣性”這個詞是不常見的,既提高了標題的檔次,也給讀者留下了足夠的懸念,吸引讀者繼續(xù)往下讀,究竟如何多樣了?

現(xiàn)實生活中的論文標題同樣得高大上一些,例如打呼嚕一詞不建議用在標題里,最好使用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起到的效果與“人類戀愛多樣性”類似的。

另外,“觀察分析”一詞也很中性,只是展示作者所見所聞,沒有那么強烈的試圖說服讀者的感覺,如同一篇人類學民族志作業(yè),話題范圍不多,僅僅是“一例”,顯得謙卑自然,讀者好感就這樣在不經(jīng)意間提升了。

摘要

或許是因為作者是醫(yī)學生,所以這篇文獻的摘要是一種結構化摘要,也就是由引言(背景),方法,結果,討論(結論)四部分組成的摘要。

非結構化摘要往往是一長段話,并沒有分成清晰的四部分:

目前大多數(shù)論文的摘要是非結構化摘要,但近年來使用結構化摘要來取代非結構化摘要的呼聲并不少,原因很簡單,因為它順承了科學論文的寫作結構,也就是:

引言:主題是什么?為什么要做這個研究?

方法:用了什么方法去研究作者關心的問題?

結果:根據(jù)上述的方法得出了什么結果?

討論:結果意味著什么?和其他人有什么關系?未來能怎樣?

等四部分。

這種模式被稱為IMRAD(Introduction, Methods, Results, And Discussion),在二戰(zhàn)后迅速占領了雜志版面,直到40年前成為所有論文的唯一模式。

各大醫(yī)學頂刊中 IMRAD 論文模式占比趨勢圖 | 參考文獻[1]

別說牛頓了,愛因斯坦的論文都不是按這個論文的格式寫的,但它就是成為了學界的絕對主流,背后的原因正是其簡潔清晰,并且有著強烈的敘事性,非常符合人類的直覺。

吃瓜是在吃故事,如果你并不是一個小說家或者劇作家,害怕講不好自己的故事,那么按照這種結構,去想:

我要向大家說的是什么事?為什么要說這件事?我會使用什么方法、提供什么樣的證據(jù)去支持我的觀點?結果是什么?以后希望怎么辦?

先捋一版摘要出來。如果大家能都往這個方向上靠,絕對能讓中國瓜界的水平上升好幾個檔次,畢竟這樣的文章可是和學術前沿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

關鍵詞

比較可惜的是,這篇文章沒有關鍵詞,這不大好。

作為一篇規(guī)范的論文,緊接著摘要下面,應該寫上3到8個關鍵詞。這樣一來,讀者看了開頭就心里有數(shù),往遠了說,我們的子孫后代搜索這篇文章也會更加方便。

此外,如果作者認為這篇論文會在世界范圍內被人閱讀,那么最好用中文、英文兩種文字來寫關鍵詞,方便國際友人學習參考

以下是我們建議添加的內容:

關鍵詞:分手,前女友,人類戀愛多樣性

Key Words:Breakup, Ex-girlfriend, Human Romantic Relationship Diversity

多說一句:不建議以“甲魚”作為關鍵詞,以免給動保專業(yè)以及農學專業(yè)的朋友們制造不必要的麻煩。

DOI

“DOI”念做“第歐愛”,不是“毒愛”,“DOI”是“數(shù)字對象唯一標識”的英文簡寫。

作為學術論文的編號,DOI相當于人的身份證:號碼和本體一一對應,有號碼就能找到本體,有本體就一定有號碼。

在放錘材料中加入DOI,可以讓文章更像一篇學術論文,平添不少趣味,就我比較膚淺的吃瓜史來看,這是這次事件中首創(chuàng)的。

但細心的朋友(或許只有我)同樣能發(fā)現(xiàn),這個編號是錯誤的:所有的DOI編號,都以“10”開頭,而不是“01”。

這是微博中的DOI丨參考文獻[2]

這是正規(guī)期刊上的DOI,同樣由斜杠前的目錄代碼與斜杠后的

登記機構代碼組成,只是開頭是10

寫成“01”或許是一個彩蛋,“01.2019”可能是土土和小魚剛開始在一起的時間。如果不是,請不要搞混0和1??!

期號

該論文每頁的頁腳處,標有《新上海瓜瓜雜志》字樣,但僅有學術期刊的名稱是不夠的,還應表明這是期刊xx年的第xx期

原文沒有表明這是哪年哪期丨參考文獻[2]

作為同行,引用這篇論文時,需要有期刊名、作者名字、論文題目、出版年、期號,才能合規(guī)引用

作為讀者,知道了期數(shù),才知道今年還有沒有下一期。

所以,今年還有下一期嗎?

圖表

這是一條錦上添花的建議。本次放錘的材料頗多,但有一點點堆砌的感覺,對問題大多是定性的分析,缺乏定量的總結

生活中有不少的數(shù)據(jù)。比如說如果編輯每天都上秤并拍照,那么我們就會有很多關于體重的信息。

將這些數(shù)字按日期一張張放出來固然可以,但我們也可以將每天的體重數(shù)據(jù)制作成一個折線圖,這樣讀者們就能從上浮的走勢里輕易看出,編輯這個月的確是胖了。

同樣的,該文中的數(shù)據(jù),如果使用數(shù)據(jù)可視化的方方法,將會更加直觀、給人更大的震撼。

小魚提到“冰冰”的頻率,在三個月內有顯著上升嗎?

在不同階段,小魚發(fā)消息條數(shù)占兩人總互動的比例會不會存在顯著變化?

使用文本情感分析,小魚在分手前和分手后對待土土的態(tài)度存在顯著差異嗎?

這都有提升空間,做出來也能為吃瓜群眾處理感情問題提供參考,或許后續(xù)放錘的朋友可以借鑒一下。

參考文獻

這其實不是參考文獻,算是參考資料啦,但能列出參考來源已經(jīng)很不錯了!論文里的參考文獻一般長這樣:

以APA格式為例,對文章的引用由作者、年份、標題、出處、期號、頁碼等部分組成。

在學術中必須要列出參考文獻,最重要的原因是方便你的領導、你的導師、你的同行、你的讀者去驗證你說的話的真實性,為你說的話提供論據(jù)。

可惜很多網(wǎng)上的舉證和罵戰(zhàn)沒有這一點,有一種浮空感,這不好,如果能像這篇一樣,總結一下資料的來源,會讓讀者更為信服,讓中立搖擺者站在你這一邊。

討論與展望

可以說,這次的瓜清晰明了,并且有著足夠的趣味性,有種天然而然的幽默感。

目前只有一方的消息,我們難以判斷誰對誰錯,也未能了解事件全貌,因此本文僅探討文案寫作的技巧與創(chuàng)新,包括標題、摘要、關鍵詞、DOI、期號、圖表、參考文獻等方面,并提供了可借鑒與可改進的方向。

是否遵循上述建議其實也不關鍵啦,最重要的是,用合適的結構與語言,說出你的故事,不要讓自己有口難言。

參考文獻

[1]Sollaci, L. B., & Pereira, M. G. (2004). The introduction, methods, results, and discussion (IMRAD) structure: a fifty-year survey. Journal of the medical library association, 92(3), 364.

[2]新上海瓜瓜雜志,很多打不出來的emoji,土土(通訊作者),有關人類戀愛多樣性的觀察分析一例,新上海瓜瓜雜志,無年份,無期號

[3]科學技術報告、學位論文和學術論文的編寫格式(GB-7713-87),國家標準局

關鍵詞: 參考文獻 學術論文 是非曲直

相關閱讀:
熱點
圖片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