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
天天觀天下!眼鏡行業(yè),夾在暴利與偽暴利之間 2023-04-04 17:57:36  來源:36氪

00

眼鏡行業(yè)是公認的暴利行業(yè),央視也曾報道過,眼鏡店800元的鏡架,批發(fā)價僅為55元。博士眼鏡的招股書似乎“坐實”了這一點,博士眼鏡招股書顯示,2016年直營門店零售鏡架,均價為434元每副,鏡片為241元每片。而鏡架的采購價,每副僅為89元,鏡片29元。


(資料圖)

博士眼鏡2016年鏡片毛利率高達86%,鏡架毛利率為76%。這個行業(yè)的毛利很高,也因此吸引了很多人入行開眼鏡店。我們的粉絲小亮,也帶著滿滿的期待,投入30多萬開了一家眼鏡店??上КF實很殘酷,小亮沒熬過兩年就堅持不住關店了。

01

在拆解眼鏡行業(yè)是不是真的暴利,以及為什么眼鏡行業(yè)毛利這么高,小亮還是沒賺到錢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眼鏡行業(yè)的整體情況。

行業(yè)規(guī)模

從產品分類來看,眼鏡產品可以分成框架眼鏡和接觸鏡兩大類。接觸鏡主要指隱形眼鏡,框架眼鏡分為近視眼鏡、遠視眼鏡、老花鏡、太陽鏡、散光鏡等細分類目。目前從產品構成來看,鏡片和光學鏡架是核心產品,占整個市場規(guī)模的80%左右。

公開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眼鏡零售市場的規(guī)模大約在850億元,鏡片和光學鏡架的市場規(guī)模分別是345億元和309億元。眼鏡行業(yè)整體是一塊比較大的蛋糕,未來的發(fā)展前景也不錯。根據艾瑞咨詢的預測,到2025年鏡片零售市場規(guī)模將突破470億元,鏡架則會達到376億元。

供應鏈

作為消費者,平時我們都是通過零售商與這個行業(yè)接觸,零售商的上游還有原材料設備供應商和生產商。

眼鏡產品從上游流向消費者這個過程中,上游的原料供應商向中游的生產商提供玻璃、樹脂、板材等原材料,設備供應商向下游零售商提供一些驗配設備;中游鏡片和鏡架生產商負責加工生產,和一些研發(fā)工作,同時向下游提供專業(yè)設備、售后、視光師培訓等支持;下游零售商就是我們平時接觸的眼鏡店、光學中心和眼科醫(yī)院,負責驗光、配鏡等服務。

競爭格局

中國有丹陽、深圳、廈門、溫州四大眼鏡生產基地,四個基地定位有所不同。知名度最高的丹陽主打中低價位,鏡片產量占全國75%;溫州做中低價位和外銷;廈門和深圳主做中高端。

從銷售額來看,中國鏡片行業(yè)集中度比較高,蔡司、依視路、萬新、豪雅、明月等頭部企業(yè)的銷售額占85%。蔡司、依視路、萬新三個企業(yè)就分得了50%以上的市場份額。

鏡片銷售額比較集中,但銷量比較分散,占銷售額85%的頭部企業(yè),銷量占比為65%,中小廠商遍地開花。

同時,鏡架的功能性沒有鏡片那么強,品牌集中度比較低,近幾年國產品牌也在漸漸崛起。

02

從整體情況來看,國內眼鏡市場規(guī)模很大,并且毛利高。既然如此,為什么粉絲小亮以及很多眼鏡店賺不到錢?如果凈利潤沒有那么高,為什么眼鏡行業(yè)會給我們留下一個暴利的印象呢?接下來我將拆解這個問題。

高毛利與低凈利

很多時候我們評判一個行業(yè)是不是暴利,看的是“毛利率”。但究竟能不能賺到錢,能賺多少錢,凈利率才是關鍵。眼鏡行業(yè)的毛利率很高,但凈利率并沒有想象中高。

以博士眼鏡為例,2021年毛利率高達64.9%,2020年67.6%。但凈利率2021年僅為10.7%,2020年為10.5%。在這里我們可以和其他行業(yè)進行一個對比,白酒也是一個毛利比較高的行業(yè),貴州茅臺2021年毛利率91.8%,凈利率較毛利率低41pp,為50.9%。但同年博士眼鏡凈利率較毛利率低54pp,凈利率只有10.7%。

如果和白酒對比不夠有說服力,博士眼鏡2021年凈利率,比絕味食品還低4.3pp。

眼鏡行業(yè)的毛利率高,但凈利率并不算高,它的暴利其實是一種“偽暴利”。在消費者看來,眼鏡的成本是鏡片+鏡架。但實際上,很多成本在中間環(huán)節(jié)上,比如房租、裝修、儀器、水電等。

小亮告訴我們,他忙活了兩年,其實都是在給“房東打工”。小亮給我們算了一筆賬:

房租:1.5萬元/月

裝修:8萬元,算是檔次一般的裝修

水電:每個月1000元

儀器:國產儀器5.5萬元

人工:自己+一個員工,人力成本至少1.2萬元/月

備貨:第一次備貨,3.5萬元

這樣算下來,開業(yè)第一年,需要投入36萬,并且還不包括設備維修、團購平臺合作費、假期宣傳等各種費用。雖然毛利率70%左右,但眼鏡是低頻消費,絕大多數人,眼鏡不斷、不歪、看不清楚之前,是不會換眼鏡的,小亮一天賣出3、4副眼鏡已經算很好了。所以經營了兩年,小亮還在盈利線上下掙扎,有時候城市疫情反復,十天半個月不能正常營業(yè)。

小亮說,他也認識把眼鏡店經營得特別好的人,但一定要耐得住前期投入,熬到周圍就剩你一家,或者能拿到非常好的開店位置。

專業(yè)度欠缺

眼鏡是個半醫(yī)半商的行業(yè),但很多時候我們去眼鏡店驗光,驗光時間很短,感受不到專業(yè)度。我最早去吳良材配眼鏡,驗光要半個小時,非常仔細而且耗時。驗光不是簡單看一下多少度就可以了,而是要精確到很細。

好的驗光師和好的驗光服務非常耗成本,但很多小店,都是老板親自驗光,驗光技術來自短期培訓。很多大品牌和高端店,都是專業(yè)驗光師,有成熟驗光經驗,這是消費者看不見的成本。

但是,中國目前階段的服務是不值錢的。很多人覺得買眼鏡,驗光應該免費送。這就導致這個行業(yè)是反向的,消費者越不愿意為驗光服務付費,小店越是不好好做驗光服務。這就達成了共識,驗光服務不值錢。

所以消費者在評估眼鏡行業(yè)利潤情況的時候,不考慮專業(yè)所耗的成本。眼鏡店在專業(yè)度上渾水摸魚,醫(yī)院配鏡又太貴,于是線上配鏡成為機會。

03

近兩年一些眼鏡廠商和零售品牌開始在線上尋求轉型機會,隱形眼鏡、平光鏡、太陽鏡相對比較容易走線上化路線。視力矯正類的框架眼鏡配鏡流程比較復雜,包括驗光、挑選、配鏡以及配鏡完成后的試戴,其中驗光和試戴環(huán)節(jié)強依賴于線下,所以現在業(yè)界普遍認為線上渠道難以對線下造成實質性沖擊。

視力矯正類的眼鏡純做線上化有阻礙,現在已經有一些品牌探索出了新的玩法:驗光按次收費,可以拿著線下的驗光結果去配鏡;或者在線上賣優(yōu)惠券和體驗券,消費者可以在線上買了券再去線下選購,線上和線下的優(yōu)勢都享受到了。

大的眼鏡企業(yè)線上化探索開始的比較早,博士眼鏡2017年的招股書就已經提到了線上線下互動的經營模式:

“線上展示各種款式以吸引消費者,線下驗光配鏡的互動模式將線上的便利性與線下的體驗性相結合,既可以降低企業(yè)的運營成本,又可以掌握客戶信息與購買習慣,實現精準營銷。未來,眼鏡零售行業(yè)龍頭企業(yè)將加快推進電子商務渠道的建設,通過差異化產品與服務,搶占新興領域,以保持競爭優(yōu)勢。”

但目前這個鏈路還不是很暢通。首先,鏡架有時候和衣服一樣,需要現場挑選才能看出效果,所以高端的一定是在線下試戴。此外,還有準確度和舒適度問題。線上按照消費者提供的驗光數據來配鏡,萬一不適合、不舒服,很難追究問題出在誰身上,售后成為問題。

線上和線下的割裂,導致消費體驗未必會好。

04

眼鏡不是純消費品,不是用買不買得起來衡量,它是由你覺得值不值、愿不愿意為它支付溢價、你對眼鏡的價值怎么理解來衡量。多重價值組合在一起,決定了消費者愿不愿意付很多錢。

我印象很深刻,有一年我去茂昌眼鏡南京東路總店的二樓,二樓賣的是名品,最差的牌子是阿瑪尼,卡地亞在那也放不到主柜臺,只能放在側面。正中間放了一副眼鏡,售價12萬,是玳瑁之類的材質。這個東西價格是沒有底的,所以在這個樓層里,那些廣義的奢牌副線,也只是中檔的東西。

從消費價值來看,帶著這副眼鏡視力并不會變好,但有人消費得起、愿意消費、有佩戴需要,就可能去買單。

最后我想說,眼鏡的消費其實分兩種,第一種是日常剛需,另一種是彰顯身份或表達獨特價值主張,這兩種需求是不同的。

關鍵詞:

相關閱讀:
熱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