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
年底求職競爭小,要不要放棄年終獎提前離職? 2021-12-01 16:52:16  來源:36氪

1 求職的時間紅利期

“你說我該不該放棄年終獎,提前離職?”

前兩天和好友聚餐,他問了個奇怪的問題。

我很疑惑:辛苦工作了一年,沒幾個月就能拿到獎金,為什么要放棄?

仔細一問才知道,他這兩年一直想晉升中層管理崗,可惜在本公司找不到機會,幾次嘗試跳槽,又都在最后被淘汰。

有關系不錯的獵頭告訴他,問題出在學歷上。每次終面剩下的幾個候選人,履歷、經驗和能力都差不多,他這個雙非本科太吃虧。

好友非常郁悶,后來他想到年底求職的競爭小,所以想放棄年終獎搏一搏。

我一琢磨,還真是這樣。

按照慣例,各大公司的年終獎一般在春節(jié)前后發(fā)放,所以年底是招聘市場的淡季,求職者大多選擇獎金到手后再跳槽。

但是,淡季不代表完全沒有招聘需求,只是因為求職者少,這部分需求被壓到了春節(jié)后的“金三銀四”才爆發(fā)。

這個現狀創(chuàng)造了一個短暫的「求職時間紅利期」——年底求職的人少,競爭壓力自然就小。碰上急著招人的企業(yè),求職者還可以利用這種“供小于求”的情況,競聘更高職級別的崗位。

這個紅利期對學歷、履歷或經驗上存在不足的求職者來說,確實是個好機會。

不過,由于要放棄一大筆獎金,而且萬一跳槽后不適應新工作被辭退,那損失可就大了,所以大多數打工人都會陷入和好友類似的糾結:到底該怎么選?

其實可以換個角度思考,我們要尋找的是「機遇」,而不是普通的工作機會。

舉個例子:

假設現工作年終獎1萬,新工作的職責不變,只是月薪漲1千,不考慮個稅的話,換工作一年可以多賺1萬2,算下來也超過了年終獎。

這個Offer算機遇么?

不算,這種普通工作機會隨時可以嘗試,沒必要放棄年終獎去爭取。

真正的機遇,可以幫我們打破職場瓶頸、抵御職場風險、占據職場先機。

2 打破「潛力耗盡」的瓶頸

知乎上有個800多萬瀏覽的熱門話題:“那些三十歲還沒有走到管理崗的人,后來怎么樣了?”

這個問題的答案很難說清,但它提供了一個大家認可的觀點:管理崗能有效緩解職場年齡危機。

理由呢?管理崗能幫我們突破「潛力耗盡」的瓶頸。

我們都知道,潛力就是未來的發(fā)展空間,可以轉換為能力,是衡量打工人價值最重要的標準之一。

拋開天才不談,正常打工人是“潛力隨年齡增加而降低”。

道理很簡單,就像游戲里的升級制度一樣——前期經驗條短,隨便干掉幾個小怪就能升級;但后期等級高了,經驗條變得很長,要打好久才能攢夠。

偏偏我們天生就渴望即時滿足,見效的時間越長、前進的動力越小。

在游戲里還有各種小獎勵時不時刺激一下,讓我們不至于放棄;但職場上可沒人管你,很多人工作四五年就停止進步,慢慢也就懈怠了。

潛力轉換成能力的比例越低,年齡危機越嚴重。

那么,管理崗為什么能突破潛力耗盡的瓶頸?

因為管理是門新技能,進入管理層就像是重回職業(yè)生涯初期,一切都要從頭開始,我們又重新擁有潛力了。

管理崗能打破潛力耗盡的瓶頸,所以是值得放棄年終獎去追逐的「機遇」,如果遇到,我們一定不要放棄。

3 抵御「經驗貶值」的風險

11月初,一條網民留言引發(fā)了輿論熱議。

一位45歲的軟件開發(fā)工程師,精通Java等很多技術,但是辭職半年后重回職場,卻連一個面試機會都無法獲得。

很明顯,還是職場年齡危機惹的禍,那些三十歲還沒走到管理崗的人,后來都挺難的。

不過這位45歲高齡碼農的窘境,除了潛力耗盡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經驗貶值。

大家都清楚,經驗的價值體現在「信息不對稱」上。

互聯網普及以前,我們只能在職場上學習專業(yè)技能,隔行如隔山,所以經驗很值錢。

舉個例子,九十年代自費出國留學必須找中介,因為我們對國外學校的情況兩眼一抹黑,想查都沒地方查。但是現在隨便在網上一搜,學校的信息、手續(xù)的辦理方法到處都是。

以前找中介是沒辦法,不找出不去;現在找中介,要么是圖省事、要么是遇到疑難雜癥。

知識獲取難度的降低,讓很多職位的“護城河”被填平,經驗大幅貶值。想要打破這種困境,我們必須掌握更加稀缺的技能。

所謂稀缺,一種理解是:會的人少。

比如游戲行業(yè)的技術美術崗位——TA(Technical Artist),它在國內非常稀缺,普遍月薪都在5~8萬左右,最高能給到20薪,年薪百萬者屢見不鮮。

另一種理解是:需要特殊環(huán)境才能學習。

比如做運維工程師,想要提高必須去大廠,因為服務量級相差太大,雙十一阿里云核心系統(tǒng)每秒處理58萬筆交易,我們在小廠待一輩子也沒機會維護這樣的系統(tǒng)啊。

還有一種理解是:成為行業(yè)前5%。

比如有“阿里掃地僧”美譽的蔡景現,他靠寫代碼成為阿里合伙人,身價20多億,入選過胡潤富豪榜。

我們可以觀察那些無視年齡危機的一線業(yè)務大牛,他們全都掌握了稀缺技能。

如果一個工作崗位能提供稀缺技能的學習機會,哪怕薪資不高、不是管理崗,那也是價值遠超年終獎的珍貴機遇,千萬不能錯過。

4 搶占「職場先機」

什么是職場先機?

2005年加入BAT,2010年加入小米,2012年加入字節(jié);

2013年寫公眾號,2015年做頭條號,2017年拍抖音;

……

對于這點,著名產品經理梁寧老師做過一個形象的比喻:一對雙胞胎2010年一起畢業(yè),分別加入報社和騰訊。7年后,去騰訊的年薪百萬,去報社的無奈下崗。

搶占職場先機,能幫我們躺贏。

也許你會說,站在現在看過去,誰都能說得頭頭是道,但未來怎么樣誰能說得清?

確實,想要完全預言未來很難做到,但判斷大概的發(fā)展趨勢還是有可能的。你想啊,那些投資機構的工作不就是這個么?他們熱衷于尋找優(yōu)質的萌芽期企業(yè),給予早期投資,等行業(yè)爆發(fā)后賺取巨額回報。

所以,我們可以參考投資分析師的做法,對行業(yè)進行大概判斷。

證券分析師白洋老師分享過兩個研究行業(yè)發(fā)展的宏觀視角,我們可以參考一二:

第一,找到行業(yè)「領先指標」,也就是未來肯定會發(fā)生的事情。

舉個例子,11月初國務院辦公廳發(fā)布了《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2021~2035年)》,其中提到了一個5年愿景:2025年新能源汽車的新車銷量達到汽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

這是什么概念?

根據估算,2025年中國汽車銷售總量是3200萬左右,按照愿景里的20%來計算,新能源汽車會有640萬左右的銷售空間。

而2019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只有120萬輛,也就是說,2025年之前,這個行業(yè)每年都有40%的增長空間,2年就能翻一倍。

這份《發(fā)展規(guī)劃》就是行業(yè)領先指標。

第二,找到符合常識的「自然發(fā)展趨勢」。

比如從信息傳播的角度看,視頻內容肯定優(yōu)于圖文,因為我們通過五感來認識世界,而視頻能提供視覺+聽覺的感受,圖文內容只提供視覺感受。

未來互聯網上的內容將以視頻為主,這就是符合常識的自然發(fā)展趨勢。

簡單總結一下,如果我們遇到了擁有行業(yè)領先指標、或符合自然發(fā)展趨勢的工作機會,一定要慎重對待,它們有可能幫助我們搶得行業(yè)先機,是值得我們放棄年終獎去追逐的機遇。

5 寫在最后

該不該放棄年終獎提前離職?

這要看我們能否利用求職的時間紅利期,找到讓職業(yè)生涯更進一步的「機遇」。

但是這個選擇存在風險,因為跳槽的成本很高,我們要重新經營人際關系、適應工作環(huán)境、建立與領導和同事間的信任關系,一個處理不好就是被迫離職。

所以在做決策時一定要認清機遇的價值:能幫我們打破潛力耗盡瓶頸、抵御經驗貶值風險、搶占職場先機的職位,才值得我們冒險。

歲末將至,希望來年我們都能在職場上更進一步。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獵聘”(ID:liepinwang),作者:袁嘯,責編:多多,36氪經授權發(fā)布。

關鍵詞: 年終獎 年底 競爭

相關閱讀:
熱點
圖片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