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
失敗的《神奇動物3》,成功的“哈波宇宙”超級大IP? 2022-04-11 10:32:40  來源:36氪

神奇動物在哪里?

在第一部《神奇動物在哪里》里。而第三部《神奇動物:鄧布利多之謎》中除了負責搞笑的護樹羅鍋和嗅嗅外,似乎就只剩下一個看似神奇實則讓巫師們集體降智的麒麟了。

鄧布利多之謎,究竟是什么謎?

在片中,是GGAD(鄧布利多和格林德沃)關系之謎,是克雷登斯身世之謎。但看完全片后,無論是GGAD相愛相殺的關系,還是克雷登斯被揭露出是鄧布利多家族一員的身份,電影都完全沒鋪墊、沒展開、沒塑造、沒深度,僅一兩句臺詞一筆帶過。

此外,該片敘事混亂、主角模糊、邏輯bug頻出、缺乏大場面、“魔法大戰(zhàn)如同過家家”等也都是被觀眾集中吐槽的點。

實際上,該片對于沒看過原著或前兩部電影的普通觀眾來說,非常不友好。無論是主角還是一眾配角,他們之間的關系都是從第一部開始鋪墊的,第三部在很多人物關系和行為邏輯上缺乏必要的交代。

另外,作為一部奇幻片來說,觀眾希望在《神奇動物》中看到的無非是超乎尋常的神奇動物和令人驚嘆的魔法,但《神奇動物:鄧布利多之謎》似乎把這些全都“巧妙地”避開了。即便是“哈迷”們對這部影片也絕非是照單全收。除了在正片中被刪除及模糊掉的CP,魔法大戰(zhàn)的“小打小鬧”及倉促的收尾也被眾多影迷所詬病。

但作為全球最賺錢的IP,《哈利波特》和《神奇動物》系列每一部的面世都會引起影迷、書粉以及業(yè)界的極大關注。從2002年引進內地的第一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到2022年《神奇動物:鄧布利多之謎》,由J.K.羅琳創(chuàng)作的魔法世界系列電影已然來華上映20年

在后疫情時代,這樣綿延20年的超級大IP同樣面臨市場和觀眾的重重考驗。

編劇之鍋?

“第一部7.7,第二部7.0,第三部6.3,第四部5.6……”

豆瓣網友根據《神奇動物》系列一部比一部“爛”的事實,給尚未面世的第四部也定下了口碑基調。調侃之余,更多是“哈迷”們對于該系列電影“恨鐵不成鋼”式的期待與失望。

市場方面,《神奇動物:鄧布利多之謎》上映3天,票房僅6000多萬,目前在今年所有進口片中排名第9。

作為本月唯一有機會扭轉內地電影市場頹勢的好萊塢大片,該片的表現(xiàn)再一次令業(yè)界大失所望。失望的或許不僅僅是內地市場,從前幾日海外媒體釋出的反饋來看,爛番茄新鮮度61%、MCT評分47的較差口碑也令即將于4月15日上映的北美市場無比擔憂。

從2016年第一部《神奇動物在哪里》到如今的第三部,作為原著作者J.K.羅琳親自擔任編劇的《神奇動物》系列電影,顯然并沒有延續(xù)《哈利·波特》7部曲(8部電影)的輝煌口碑和票房神話。

《哈利·波特》系列由史蒂夫·克洛夫斯擔任編劇的有7部,邁克爾·戈登伯格編劇1部,8部電影的豆瓣評分均在8.2分以上而《神奇動物》3部都在7.7分以下。原著作者親自下場編劇的作品口碑連連失利,令許多書粉都大呼“羅琳還是寫書去吧,別做編劇了?!?/p>

也許是前兩部口碑不佳導致第三部的編劇除了羅琳外,片方也邀請了史蒂夫·克洛夫斯擔任第二編劇。但正如開篇所說,從成片來看,第三部依然存在許多敘事和邏輯硬傷,且口碑為系列最差。

而且羅琳與IP的強綁定,也導致了系列電影與她本人有著雙向的影響。羅琳在2007年宣布鄧布利多“出柜”,后面又多次因個人言論遭到輿論抵制,場外因素很大程度上也削弱了粉絲對其作品的期待程度。

編劇之外,導演大衛(wèi)·葉茨也被影迷們所吐槽,“《哈利波特》系列3部最低分就是他拍的,現(xiàn)在又來霍霍《神奇動物》了?!贝送?,在第二部中扮演格林德沃的德普因為家暴官司不得不退出項目,接替者麥斯·米科爾森表演雖然沉穩(wěn),但兩種風格的格林德沃也對角色有較大的割裂性影響。

“哈波宇宙”在內地并不“能打”

20年11部,且沒有一部缺席過內地大銀幕。從引進系列片的完整度來講,《哈利·波特》和《神奇動物》系列是最為完整的。

但截至目前,8部《哈利·波特》+2部《神奇動物》系列影片內地總票房僅為22.42億元,還不及《復仇者聯(lián)盟3》一部影片在內地的票房收入,更遑論超40億的《復仇者聯(lián)盟4》。由此可見,該系列影片并非內地最賣座的進口大片

雖然漫威、DC系列電影近些年在內地的票房表現(xiàn)也在走下坡路,但與之相比,《哈利波特》和《神奇動物》系列顯然不夠“能打”。

究其原因,首先是魔法世界獨特的世界觀和龐大的家族、人物關系對于非原著粉而言,是不易進入的。相比漫威、DC宇宙的簡單明晰,魔法世界則更為復雜和異域化。其次,作為奇幻冒險片而言,在視效和場面上,魔法世界的打斗和奇觀多少有些“小家子氣”,顯然不如漫威那般熱血與天馬行空。

再者,作為系列電影而言,單部影片的獨立性非常重要。雖然很多系列電影共享一個“宇宙”,但類似《變形金剛》《復仇者聯(lián)盟》《蜘蛛俠》《蝙蝠俠》乃至《速度與激情》《碟中諜》系列等作品,同樣的主角和世界觀設定,不同的故事,每一部作品卻都能相對保持獨立,而《神奇動物》系列則類似于單元劇的模式,更像是一部部的連續(xù)劇,不看上部,很難快速進入下部。

當然,許多系列作品近些年都因為創(chuàng)作的同質化以及觀眾的審美疲勞而逐漸在走下坡路,甚至因某部作品的票房表現(xiàn)不好而導致整個系列都難再重啟。在這種大背景下,如何保持續(xù)集的創(chuàng)新性,打破同質化,是擺在創(chuàng)作者面前共同的難題。

如DC就大膽地將超英電影風格化、作者化,推出了《小丑》《新蝙蝠俠》等全新的口碑力作,也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而漫威也在通過引入更多元的英雄和不同風格的導演來豐富電影的宇宙調性。

《神奇動物》系列以神奇動物為切入點和噱頭,以魔法師紐特為主視角,卻始終在鄧布利多與格林德沃的對陣上大著筆墨,書寫“基情”,劇情和主題割裂的同時,視覺風格和特效場景也并未有太多新意,5部曲已上映3部,后續(xù)2部似乎更令影迷和書粉擔憂。

經典IP,仍值得學習

但因為該系列在全球綿長的影響力,每部作品的上映都會掀起一輪不小的觀影熱潮。2002年,引進內地的第一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在首輪公映時票房即高達5500多萬,在那個票房尚以千萬計的年代,這樣的票房成績也堪稱爆款了,而且該片于2020年重映時,票房亦高達1.92億元。其余影片也均在億元左右。

在全球視野下,《哈利·波特》8部電影全球總票房更是高達78億美元是史上最賣座的系列電影。前兩部《神奇動物》全球票房分別是8.14億美元、6.54億美元,也都表現(xiàn)不俗。

票房收入之外,書籍、游戲、話劇、實景樂園等更是“哈波宇宙”的重要組成部分。相關數據顯示,“哈利·波特”衍生品周邊開發(fā)的收益是該系列電影利潤的70% -80%,《哈利·波特》IP全球總收益達322億美元。

書自不必說,“哈利·波特”系列叢書從問世至今已被翻譯成超過73種語言,共售出超5億本,每年暑期也是其暢銷的最佳時段。而早在系列電影上映的同年,全球著名的互動娛樂軟件公司美國藝電(EA)就推出過同名游戲《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玩家扮演哈利·波特本人,走過七部小說的原著劇情。

該游戲PC版在北美發(fā)售兩個月就售出了86萬份。總的來說,EA制作的“哈利·波特”系列游戲顯然更側重于為電影作宣傳,幾乎每一部的發(fā)售時間都選擇了電影上映的同年。

除影游聯(lián)動外,舞臺劇《哈利·波特與被詛咒的孩子》,《神奇動物在哪里》《神奇的魁地奇球》《詩翁彼豆故事集》三部“哈利波特外傳”以及玩具、服裝、主題公園等衍生品也逐漸在全球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產業(yè)鏈。

這個巨型產業(yè)鏈,是基于“哈波宇宙”的IP經濟。尤其是在日益強調“IP”概念的當下,如何調動IP情懷,挖掘IP和粉絲價值,以及如何合理布局“宇宙”產業(yè)鏈,是國內的許多IP,如“盜筆宇宙”“鬼吹宇宙”等,需要借鑒和學習的部分。

關鍵詞:

相關閱讀:
熱點
圖片 圖片